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部分电商平台和社交软件上存在将偷拍神器伪装成日用品进行售卖的现象。相关情况如下:售卖形式与产品特点:在一些电商平台上,直接搜索“针孔摄像头”等词条会被屏蔽,但搜索“无线摄像头”等隐晦关键词,仍可找到相关产品链接。这些偷拍设备被伪装成插座、路由器、抽纸盒、充电器等日常用品,外形小巧隐蔽。如一款打火机样式的偷拍设备,1.5厘米见方,照片分辨率最高可达500万像素级别;还有形似车钥匙的偷拍设备,满电可录像两三个小时,还带红外夜视功能。社交平台售卖情况:在社交平台上,也有偷拍设备售卖。搜索“针孔”关键词,能看到相关讨论话题,有帖主发布产品图片,商家会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将针孔摄像头伪装成各种物品,如眼镜、帽子等,还可将拍摄画面传输到手机上,价格从几百元不等,交易方式多为社交平台付定金,收到快递后付尾款。问题难以根治的原因:偷拍设备违规售卖问题长期存在且难以根治,背后既有法律惩戒力度不足的短板,也有监管执行不力的困境。刑事处罚设置门槛较高,很多偷拍案件难以入罪,行政处罚力度与违法收益失衡,违法成本低。同时,生产环节中,小作坊隐蔽难管控,现行产品标准对隐私保护功能缺乏强制要求;销售环节中,商家通过拆分订单、虚假发货等手段逃避监管,且监管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不清的情况。相关治理建议:专家建议完善生产资质准入制度,对摄像头生产企业严格牌照管理,建立生产溯源机制,强制要求摄像头芯片植入唯一编码。线上平台要建立动态关键词库,引入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筛查违规商品,线下可探索销售备案制。此外,还应强化重点场所安全管理义务,鼓励公众举报,推动行业自律,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的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