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南亚零食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国内众多零食企业抢抓机遇、积极布局,通过多种策略开拓东南亚市场。以下是相关情况介绍: 东南亚市场特点市场规模增长快:过去5年,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构成的东南亚核心五国,零食终端市场规模已突破20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以上,明显高于我国本土市场的0.5%。人均消费潜力大:东南亚地区的人均零食消费量普遍低于我国,尤其是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仍处在“从无到有”的增量阶段。而泰国和马来西亚的零食客单价又普遍高于我国,给高性价比产品留下了空间。品类结构升级:东南亚零食品类结构正从传统糖果和巧克力向膨化、坚果、肉类零食、海产零食等风味零食转变,便利店、量贩零食店和直播电商正在重塑渠道版图。市场竞争格局分散:东南亚零食市场的前五大品牌所占的合计份额仅为30%—45%,尚未出现绝对垄断者。 国内零食企业的开拓策略渠道本土化:我国零食品牌通过与当地经销商合作,在零售终端实现快速铺货。如洽洽食品将印度尼西亚的便利店系统作为重点开拓渠道,甘源食品在进入越南市场时,选择与当地拥有广泛销售网络和丰富市场经验的经销商合作,盐津铺子则通过与当地经销商合作,使其产品登上了泰国7-Eleven的货架。海外建厂降本:我国零食品牌通过在东南亚建设海外工厂,降低运输、原材料、劳动力、税收等方面的成本,解决监管认证问题。如盐津铺子在柬埔寨、泰国、越南已建设了7家海外鲜果加工厂,并拟投资2.2亿元在泰国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建设生产基地;洽洽食品的泰国工厂投产,采用本地种植的葵花籽进行加工,还或将在印度尼西亚再建零食工厂。产品与口味适配:我国零食品牌致力于通过口味、形态和包装本土化,提升产品复购率。如卫龙针对东南亚市场推出了“微辣+椰香”口味的辣条,以及冬阴功味、榴莲味、咖喱味等零食产品;盐津铺子推出了适合泰国市场的甜辣口味魔芋零食,及榴莲干、榴莲味软糖等产品。新媒体营销渗透:我国零食品牌在东南亚借助新媒体进行营销。如卫龙在菲律宾通过TikTok直播带货,单场销售额突破百万美元;洽洽食品与东南亚网红合作,在热门水上乐园的宣传视频中植入产品;甘源食品在越南市场持续进行直播带货,并邀请本土知名歌手担任品牌大使。 部分企业的开拓成果- 2023年,洽洽食品海外市场收入为2.46亿元,同比增长4.54%,占营收比重提升至8.47%。2023年,盼盼食品对印尼的出品额达1.03亿元。- 2024年上半年,劲仔海外自营出口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了300%。甘源食品预计2024年上半年越南市场贡献了1-2亿元的收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