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风"桦加沙"影响下的珠海:风雨渐弱后的城市复苏进行时9月25日清晨,珠海居民感受到台风"桦加沙"带来的风力已明显减弱,但持续性降雨仍在继续。这场来势汹汹的超强台风自24日在阳江登陆后,虽已逐渐远离珠海,但留给这座滨海城市的考验仍在持续。目前,全市正处于从应急防御向灾后恢复的关键过渡期,各项保障工作有序推进。## 风雨态势与预警调整据珠海市气象台监测,随着台风"桦加沙"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持续减弱,9月24日20时,珠海市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正式降级,标志着台风对珠海的直接威胁已显著降低。尽管风力已从巅峰时期的16级(55米/秒)大幅减弱,但全市范围内的降雨仍在持续,部分区域出现间歇性暴雨。回顾台风影响最严重的24日中午时段,珠海全市进入十级风圈,南部沿海更是处于十二级风圈控制下,陆地风力普遍达到10-12级,阵风12-15级,沿岸及海面风力高达12-15级,阵风甚至达到15-17级。当时气象部门预计近岸海域将出现最高8米的巨浪,因此发布了台风红色预警与暴雨橙色预警的双重警示。截至25日早晨,虽然降雨仍在持续,但强度已较24日的狂风大暴雨明显减弱。气象部门提示,未来24小时内可能仍有间歇性降雨,市民需继续防范次生灾害风险。## 民生保障的应急与恢复在电力保障方面,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17时,受台风影响停电的用户已有近八成恢复供电。此次抢修复电工作中,供电部门运用了多项数字化技术提升效率,如通过线路负荷"一键转供"功能,仅用14分钟就完成了井岸变电站12回10千伏线路的负荷转供操作。不过,受海水倒灌影响的斗门城区、经开区等区域,由于变电站和配电房遭水浸,部分用户供电恢复仍需时日。目前,供电局已组建近2000人的抢修队伍,计划在安全条件具备后全面开展抢修,力争26日晚实现全市用户用电"全面清零"。供水方面,全市9座水厂基本保持正常运行,但部分区域因管道受损出现停水情况。珠海水控集团提醒市民,如遇停水可拨打24小时供水热线0756-8899110咨询。针对台风期间可能出现的供水问题,水务部门已提前做好应急储备,确保水质、水压稳定。应急避难方面,珠海各区在台风来临前已全面开放应急避难场所。其中香洲区开放116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约1.43万人;斗门区启用26处应急避难场所,集中安置2728人;经开区除原有避难场所外,还新增启用企业服务中心、海事服务中心等临时庇护场所。这些场所均配备了充足的食品、饮用水、被子等生活必需品,部分较大规模的避难所如金湾区金海岸中学还接纳了1200余名市民避险。## 交通与公共服务逐步重启9月24日20时起,珠海市有序解除"五停"(停工、停业、停市、停运、停课)措施,标志着城市运行开始逐步恢复正常。交通领域的恢复工作分阶段有序推进:跨境交通:港珠澳大桥及三地口岸于9月25日0时起恢复正常通行及通关服务;拱北口岸、青茂口岸、珠澳跨境工业区专用口岸则于9月24日21:00提前恢复通关。市内交通:高速公路方面,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香海大桥、洪鹤大桥等已于24日20时解除封路;重要桥梁如珠海大桥、横琴大桥等也同步开放。公交线路方面,包括25路在内的多条线路已恢复正常运营时间,首班车多在6:00-6:15之间,末班车延长至22:00以后。区域交通:往江门方向的黄茅海跨海通道珠海段、西部沿海高速珠海段等则根据道路状况逐步开通,确保交通恢复安全有序。公共服务方面,珠海市各级民政部门设置了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市民如遇困难可拨打相应电话求助。其中市本级救助热线为0756-2311738,流浪露宿人员24小时救助热线为0756-2515611。此外,燃气抢险(0756-2116338)、供电服务(95598)等应急热线也保持24小时畅通。## 风险防范与应对建议尽管台风影响减弱,但持续降雨仍可能引发次生灾害。9月24日,鸡山社区就因海水倒灌导致排洪渠漫堤,当地立即组织30余名抢险人员、9艘橡皮艇进行应急处置,转移受困居民。对此,相关部门提醒市民:1. 居家安全:屋内进水时应立即断开电源总开关,防止触电;避免靠近变压器、电杆、路灯等用电设备,如发现电杆倒杆、线路断落等情况,需立即远离并向供电部门报告。2. 出行安全:尽量避免前往低洼地带、山区等危险区域;驾车时如遇积水不要强行通过,特别是水深超过30厘米的路段应选择绕行。3. 次生灾害防范:注意防范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尤其是居住在山区或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居民,需密切关注预警信息,做好应急转移准备。4. 信息获取:通过官方渠道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和灾害预警信息,不信谣不传谣,理性应对台风后各项恢复工作。目前,珠海全市2755名三防责任人已全部上岗到位,187支专业抢险队伍、4303名队员随时待命,88万余件抢险救援物资已准备就绪。随着"五停"措施的解除和各项恢复工作的推进,这座滨海城市正逐步走出台风阴影,重新恢复往日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