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领域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主要体现在以下诸多新举措及其意义:
经常项目外汇管理优化
便利化措施
简化单证审核
在货物贸易外汇收支方面,不断简化单证要求。例如,银行按照“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审查”的原则为企业办理经常项目外汇收支业务,企业大部分的货物贸易外汇收支可直接凭有效单证在银行办理,无需事前到外汇局办理审批或备案手续。这一举措大大减少了企业办理业务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了贸易结算效率。
提高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水平
推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扩容。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被纳入便利化试点范围。试点企业可享受更加简化的单证审核、更高的收汇和付汇额度等优惠政策。这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对于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中小微企业,能够在外汇收支环节与大型企业站在更公平的起跑线上参与国际竞争。
支持新业态发展
跨境电商外汇管理
为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量身定制外汇管理政策。允许跨境电商企业将出口货物在境外发生的仓储、物流、税收等费用与出口货款轧差结算,这符合跨境电商业务的实际运营模式。同时,支持银行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市场主体提供结售汇及相关资金收付服务,解决了跨境电商企业资金收付的难题,促进了跨境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
市场采购贸易外汇管理
完善市场采购贸易外汇管理政策,进一步提高市场采购贸易外汇结算的便利性。例如,允许市场采购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的出口业务享受退税政策,这有助于扩大市场采购贸易的规模,推动更多中小微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特别是在一些以小商品出口为主的地区,带动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
直接投资外汇管理
简化流程
在对外直接投资(ODI)方面,简化了境外投资项目的外汇登记手续。企业可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登记,减少了纸质材料的提交,缩短了办理时间。这有利于国内企业更加便捷地进行海外投资布局,积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产业链整合。例如,一些制造业企业能够更快地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
对于外商直接投资(FDI),实施负面清单加准入前国民待遇管理模式。外国投资者在清单之外的领域投资,享受与国内投资者同等的待遇,外汇管理上也更为便利。这提高了我国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跨境证券投资便利化
合格投资者制度完善
不断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的投资范围和额度限制。允许QFII、RQFII投资更多的金融产品,如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各类债券、交易所的股票期权等。这增加了外资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的渠道和品种,提高了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有助于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
深港通、沪港通等机制优化
对深港通、沪港通等跨境证券投资机制进行优化。例如,提高了交易额度上限,降低了交易成本,进一步促进了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这不仅有利于内地投资者拓宽境外投资渠道,分享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成果,也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通过香港进入内地资本市场,推动内地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汇率市场化改革深化
增强汇率弹性
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在汇率形成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适当扩大,让汇率能够更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例如,在国际贸易收支波动、国际资本流动变化等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减少了央行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这有助于提高国内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意识,促使企业运用更多的金融工具来对冲汇率风险。
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汇率调节更加科学合理。在确定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时,综合考虑多种货币的汇率走势,而不仅仅是单一货币。这使得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更加平稳,减少了对某一种货币(如美元)的过度依赖。同时,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不断完善,做市商在提供市场流动性、引导汇率合理定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外汇市场建设与开放
丰富外汇市场产品
外汇衍生品创新
推出更多类型的外汇衍生品,如外汇期货期权等产品的创新试点。这些衍生品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了更丰富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外汇期货锁定未来的汇率,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外汇期权构建更复杂的投资策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推动外汇交易品种多元化
鼓励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更多类型的货币对交易,除了常见的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对之外,增加新兴市场货币对的交易。这有助于国内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好地参与全球外汇市场,提升在国际外汇市场中的话语权。
外汇市场开放扩大
吸引外资机构参与
放宽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外汇市场的准入限制。更多的外资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可以在中国外汇市场开展业务,这带来了先进的外汇交易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国内外汇市场的竞争,提高了市场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外资机构在量化外汇交易策略、外汇风险管理模型等方面的经验可以为国内市场参与者提供借鉴。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外汇市场的监管合作和规则制定。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等国际组织框架下,与其他国家共同探讨外汇市场监管、汇率政策协调等问题。这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外汇领域的影响力,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全球外汇市场的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