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通道贯通:技术突破与能源战略意义2025年9月23日,广西钦州灵山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进厂交通洞实现精准贯通,标志着这座总投资76.89亿元的能源枢纽工程取得阶段性重大突破。作为连接地下厂房与地面的核心通道,这条全长1415.78米、横截面超60平方米的隧道,与今年4月贯通的通风洞共同构成总长近2500米的地下厂房双通道系统,为后续核心洞室群施工创造了关键条件。# 一、工程难点与技术创新该项目施工团队面临多重挑战。灵山地区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隧道开挖需穿越破碎岩体和潜在涌水层,施工方通过三项核心技术创新实现突破:动态施工管理体系:针对岩体破碎、埋深浅等问题,采用实时监测与预警机制,动态调整开挖参数,避免塌方风险;工艺优化组合:将传统钻爆法与机械开挖相结合,优化支护工艺时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施工效率30%以上;智能监测系统:部署三维地质雷达和应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围岩变形,确保隧道结构稳定性。值得关注的是,地下厂房作为工程"心脏",将分7层开挖形成总体积31.6万立方米的"巨型地宫"(相当于167个标准游泳池),目前第一层开挖支护已完成,整体进度推进至五分之一。# 二、工程概况与建设进度钦州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境内,距南宁市直线距离88公里,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重点项目。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4×30万千瓦),配套建设总库容超2400万立方米的上下水库,预计2029年全面投产。根据工程计划,项目采用分标段建设模式:- 上水库工程由中国安能集团承建,总投资5.58亿元,工期48个月,计划2027年12月完成蓄水验收;- 下水库工程由葛洲坝集团负责,投资6.82亿元,2028年12月完工;- 输水发电系统工程由水电六局承建,投资6.52亿元,2029年9月竣工。当前工程建设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国庆期间850余名施工人员坚守岗位,同步推进地下厂房、坝肩开挖等30余个作业面。# 三、能源战略与区域影响作为广西"十四五"能源建设的重头戏,该电站建成后将发挥三大核心作用:电网调节枢纽:每年可消纳清洁能源21.6亿千瓦时,提供调峰容量120万千瓦,显著提升广西电网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环保效益显著: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万吨/年,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区域经济引擎:项目紧邻钦州负荷中心和"西电东送"通道,将为平陆运河经济带提供稳定电力支撑,带动灵山县及周边区域产业升级。南方电网相关负责人表示,钦州抽蓄电站是广西在建的8座抽水蓄能电站之一,这些总规模达1000万千瓦的能源设施将陆续投产,构建起覆盖全区的新型电力系统调节网络。随着地下厂房通道的贯通,项目已进入核心设备安装准备阶段,预计2027年将实现首台机组发电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