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八起侵犯商业秘密典型案例:1.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无锡市亚赛德机床附件有限公司侵犯商业秘密案:亚赛德公司法定代表人桑某曾在无锡某机床附件有限公司任职,与权利人签订有商业秘密保密协议和电脑使用规定。桑某在就职期间通过手机非法拍摄获取图纸,亚赛德公司还从权利人供应商处非法获取产品图纸,且公司自有网站部分内容完全抄袭权利人。该公司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被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并被罚款100000元。2. 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查处陈某某侵犯商业秘密案:陈某某曾担任某汽车内部控制(深圳)有限公司硬件工程师,在离职交接工作期间,通过权利人办公电脑把为特定客户开发项目的已实施保密措施的技术资料打包压缩并上传发送至个人邮箱,再下载到个人笔记本电脑。后经权利人内部调查,陈某某承认该行为并主动删除。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被罚款10000元。3. 上海市奉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张某等三人侵犯商业秘密案:张某系上海某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总监,与公司签订了保密协议。张某违反保密协议,在费某某、苏某某的要求与指导下,通过权利人钉钉项目群获取权利人可调弯导管相关技术文件后发送至微信聊天群。经鉴定,权利人的技术文件不为公众所知悉,属于商业秘密。张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九条第二款的规定,费某某、苏某某教唆他人披露并获取商业秘密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九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三人分别被罚款100000元、100000元、10000元。4. 安徽省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安徽云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商业秘密案:安徽某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复合材料螺旋桨固化成型工艺具有商业价值且采取了保密措施,经认定是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权利人两名前员工翟某、袁某入职时签署保密协议,离职后先后入职安徽云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且安徽云翔公司先后两任法定代表人分别与翟某、袁某为亲属关系。经鉴定,安徽云翔公司用于生产的技术资料与权利人研发的技术工艺实质相同。该公司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三款的规定,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370000元。5. 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董某侵犯商业秘密案:2023年6月,董某利用OSS链接漏洞,绕过上海某公司服务器身份认证系统,私自下载权利人服务器中未公开的游戏项目设计文件(含人物图像、场景设计等商业秘密),并非法获利1513.5元。经权利人初步核算,董某行为对权利人造成直接损失69万余元、间接损失36万余元。董某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1513.5元,并被罚款10000元。6.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肖某及杭州艾葭科技有限公司等主体侵犯商业秘密案:徐某、肖某系杭州某公司销售经理和业务员,2024年3月,徐某离职后成立杭州艾葭科技有限公司,以非法手段登录权利人的ERP数据系统,截取并使用系统内的成本数据、订单分析等信息;肖某离职后加入杭州艾葭公司,并将在权利人处工作时使用的报价信息向公司披露并被使用。经鉴定,这些信息属于商业秘密。杭州艾葭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款的规定,肖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分别对杭州艾葭公司、肖某作出罚款35万元、10万元的行政处罚。7.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温州欧吉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商业秘密案:该案中企业以“挖人”为名行“盗密”之实,具体案情未详细公布。通过对该案的办理,惩治了不正当竞争行为,警示各经营主体须严守保密义务与合规边界。8. 浙江省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杨某某等主体侵犯商业秘密案:浙江舟山金塘螺杆是当地主要产业,产品更新迭代快,市场竞争激烈。本案快速处置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但具体案情未详细公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