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所谓“对等关税”,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让其他国家在贸易谈判中妥协,以达到其贸易目标。然而,从后续发展来看,这一策略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反而有失控之势,特朗普政府也似乎逐渐承受不起关税战带来的后果。具体表现如下:关税战成效寥寥:特朗普政府曾放话要“90天内达成90份协议”,但截至7月16日,仅与英国、越南达成框架协议,未能与任何国家达成一项比框架协议更具体的全面贸易协议。特朗普虽频繁对他国极限施压,先后致信20多个贸易伙伴的领导人,威胁征收20%-50%不等的关税,但各国并未如他所愿纷纷让步。美国国际信誉崩塌:特朗普政府在关税谈判中表现出反复无常的态度,先是威胁加征高额关税,随后又迅速更改加征期限,这种行为让各国对美国的不信任感迅速上升,美国信誉大幅滑坡。日本《读卖新闻》6月底公布的舆论调查显示,日本民众对美国的信任度降至22%,创下2000年以来最低纪录。各国纷纷强硬反制: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各国不再一味妥协,而是选择强硬反击。7月12日,特朗普宣布对欧盟输美商品全面征收30%关税,72小时内欧盟就推出了价值720亿欧元、覆盖飞机、汽车、农产品的精准打击清单。墨西哥在收到30%关税威胁后,酝酿联合拉美供应链进行反制;加拿大、日本也被曝与欧盟协调应对,形成多边贸易联盟。美国经济受冲击:美国的关税政策在伤害其他国家的同时,也对自身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欧盟统计显示,美国现行关税已覆盖70%的欧盟输美商品,价值3790亿欧元,这推高了美国国内通胀,抑制了经济增长。德国财长克林贝尔曾警告称“我们不会接受任何条件”,表明欧盟不会在关税问题上轻易让步,这将进一步加剧美欧之间的贸易摩擦,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大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