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节同庆惠民生 金融赋能暖青城:呼和浩特金融惠民实践与创新当中秋的明月邂逅国庆的红旗,呼和浩特以"金融活水"灌溉民生土壤,将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成果转化为市民可感知的幸福感。这场贯穿双节的金融惠民行动,既延续了青城深耕普惠金融的基因,又创新融入数字化服务场景,形成"政策筑基、科技赋能、场景延伸"的三维服务体系,为节日里的首府增添了别样暖意。## 政策筑基:构建普惠金融生态网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区域金融中心,近年来持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双节惠民行动奠定坚实政策基础。数据显示,全市金融业增加值从2021年的25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03亿元,对GDP贡献率提升至10.6%,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万亿大关,为金融惠民提供了充足"弹药"。双节期间,普惠金融政策精准滴灌民生领域。针对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市金融办联合12家银行推出"节日纾困贷",将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6%,较三年前下降2.2个百分点。某餐饮企业主王女士通过线上申请,仅用2小时就获得50万元信用贷款,用于节日食材储备和员工福利发放。"这笔贷款不仅利率低,还能随借随还,解决了我们节日经营的资金周转难题。"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商户心声。在居民消费领域,金融机构推出分层优惠政策。参照民生信用卡"全民管家"满减模式,呼和浩特多家银行联合商圈推出消费满减活动,涵盖餐饮、零售、文旅等场景。其中,建设银行的"青城消费券"通过云闪付平台发放,设置满100减30、满300减100等多档优惠,首期投放即被秒空,带动商圈客流同比增长40%。针对购房这一民生大事,双节期间"保交楼"金融支持政策持续发力。呼和浩特已累计销号"保交楼"项目30个、3.76万套,销号率达93.7%。节日期间,市住建局联合7家银行开通"保交楼"专项贷款绿色通道,购房者可享受利率下浮20%的优惠,同时简化审批流程,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金融新范式在和林格尔金融数据产业园,一批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的建成投用,让双节金融服务焕发科技活力。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数据中心作为全国金融系统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已在节日前完成系统升级,保障全市金融交易平稳运行。建设银行内蒙古数据中心则上线智慧风控系统,实现节日消费高峰的实时风险监测,有效防范信用卡盗刷等安全隐患。数字金融服务在节日期间实现全覆盖。呼和浩特农村商业银行推出"村口银行"移动服务车,深入偏远乡村提供社保卡激活、养老金支取等服务,解决农村老人节日取款难题。数据显示,双节前三天,移动服务车累计服务村民2000余人次,办理业务3200余笔。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让金融惠民更透明。市金融局搭建的"政金企对接平台"采用区块链存证技术,节日期间发布企业融资需求152项,促成对接成功率达85%。某农牧业合作社通过平台获得200万元养殖贷款,用于节日期间牲畜饲料采购,全程线上留痕、可追溯,既提高了融资效率,又降低了信用风险。## 场景延伸:金融服务融入节日生活金融赋能让双节文旅消费焕发新活力。呼和浩特文旅局联合多家银行推出"金融+文旅"套票,游客使用指定银行卡购买景区门票可享5折优惠,同时可申请"文旅分期"产品,实现"先游玩后付款"。在昭君博物院,来自包头的游客李先生用手机银行扫码购票时,自动触发满200减80优惠,还获得了景区文创店的满减券。"金融优惠让文旅消费更划算,也让节日出行更舒心。"李先生说。节日市集成为金融服务的新触点。参照青羊区"秋收市集"模式,呼和浩特在塞上老街等特色街区设立"金融便民服务站",配备移动终端设备,为商户和游客提供零钱兑换、支付结算、金融知识宣传等服务。某手工艺品摊主赵师傅通过服务站开通了聚合支付功能,节日期间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60%,"以前收现金找零麻烦,现在扫码收款既方便又安全。"针对节日消费特点,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特色产品。中国银行呼和浩特分行推出"团圆贷"消费信贷产品,用于家庭节日团聚相关支出,最高额度30万元,期限最长3年。工商银行则针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热潮,联合车企推出"节日购车分期"活动,首付比例降至15%,分期手续费享8折优惠,带动节日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 长效机制:从节日惠民到常态服务双节金融惠民行动不是短期脉冲式活动,而是呼和浩特构建长效金融服务机制的缩影。近年来,该市建立"4个1"上市工作机制,推动5家企业上市,培育38家上市后备企业,为实体经济注入持久金融动力。设立10支政府引导基金,总规模300.5亿元,已投资24个项目,形成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金融风险防控为惠民服务保驾护航。呼和浩特设立全区首个金融法庭和金融纠纷调解中心,"调解、公证、仲裁、诉讼"四位一体的纠纷解决模式,在双节期间高效处理金融消费投诉32起,结案率100%。同时,通过清理规范第三方财富公司,有效防范节日期间金融诈骗风险,守护市民"钱袋子"。面向未来,呼和浩特将以中国"金融云谷"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计划在2025年推出"数字人民币+民生服务"试点,将金融惠民场景延伸至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让金融暖流不仅温暖节日,更滋养日常。正如和林格尔金融数据产业园里拔地而起的数据中心,呼和浩特的金融惠民之路,正向着更智能、更普惠、更温暖的方向延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