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网约车订单量同比下降1/4 打车人去哪儿了?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约车订单量同比下降1/4 打车人去哪儿了?
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订单量同比下滑23.4%,往日繁忙的网约车司机们如今在街头长时间等待客源。

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9月全国网约车订单量仅为7.58亿单,相比2024年同期的9.89亿单下降超过两成。

这已是网约车订单量连续多个月出现下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往日依靠网约车出行的消费者,如今仿佛一夜之间改变了习惯,而背后的原因则复杂多元。

01 数据真相:统计调整还是真实萎缩?
表面上看,网约车订单量同比降幅惊人,但这一数据背后有着复杂的统计背景。

据财新报道,2025年交通部已对网约车统计口径进行重大调整。

新口径更注重“实际成交”与“有效订单”,排除了取消单、测试单等过去被重复记录的数据。

若按照新的统计方式计算,2025年9月网约车单量实际同比降幅约在4%。

这一调整使得官方统计更贴近真实市场规模,但也导致与过往数据缺乏直接可比性,被市场误读为“行业崩盘”。

02 需求转移:出行方式的“地下”转变
当网约车订单量缩减,人们的出行需求并未消失,而是发生了转移。

综合交通运输部数据,今年1-8月,全国所有省市中只有江苏、广东、西藏和新疆的客运量实现正增长。

从出行方式来看,唯独轨道交通客运量逆势上扬,同比上升2.8%。

而公共汽车、出租车(含网约车)和轮渡同比分别下降5.5%、4.5%和2.8%。

这表明人们的出行方式正从“地上”转向“地下”,地铁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

03 消费降级:价格敏感时代的出行选择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对网约车订单减少的原因直言不讳。

“消费降级,交通平替”,有网友如此评论。

更有段子称:“以前下班打车回家的KTV小姐姐,现在都改骑共享单车结伴回家了”。

价格成为消费者选择出行方式的重要考量。

在收入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交通成本变得更加敏感,愿意为性价比牺牲部分便利性。

04 供需失衡:司机比乘客多的困境
与订单量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约车司机数量仍在持续增长。

交通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748.3万本,车辆运输证320.6万本。

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8.1%和18.5%。

《2024年全国网约车市场年报》指出,去年全国司机平均小时收入约为27元,较2023年的31元下降近13%,创近年新低。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自2020年以来,全国持证司机数量增长159%,但月均订单量仅增长38.3%。

供应端的持续扩张与需求放缓形成尖锐矛盾。

05 行业困局:内卷中的司乘矛盾
网约车市场的饱和已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部分网约车车内环境不佳,异味严重”、“炎热天气下开启空调还需额外付费”——这些投诉在社交平台上层出不穷。

家住北京的刘莉莉分享了她最近的经历:“有一次坐网约车时车内太闷热,我和司机说开一下空调,结果他却说‘空调坏了,只能开窗’。”

这些看似细小的服务纠纷,实则反映了司乘矛盾易发的行业现状。

汽车行业独立分析师曾科指出:“大部分矛盾的根源,往往与网约车司机群体普遍面临的收入压力有关。”

为维持生计,网约车司机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

许多司机每天需工作10-12小时,有的甚至直接在车上过夜。

06 聚合平台:低价竞争与“一口价”争议
在行业内部,“一口价”、“特惠单”等低价模式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内卷。

“一口价”是网约车平台为吸引乘客推出的一种计价模式,乘客输入行程信息后,系统给出固定价格。

这种模式虽受到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欢迎,却受到司机的普遍抵触。

对司机而言,“一口价”订单的价格往往仅接近甚至低于运营成本。

更令司机困扰的是,即便他们在司机端关闭了“特惠单”选项,仍可能被平台强制派发此类订单。

一旦拒接,就会面临扣分、罚款甚至减少后续派单等处罚。

近期,多地已开始整顿“一口价”模式。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通知,要求“全面暂停‘一口价’、‘特惠单’等低价营销活动”。

07 未来出路:监管介入与行业自救
面对行业困境,监管部门和平台正在寻求解决之道。

多家网约车平台开始陆续降低抽佣比例。

T3出行宣布平台订单抽成比例最高不超过27%,并计划降低高抽成订单的比例。

曹操出行也将抽成比例上限由原来的22.7%下調至22.5%。

高德打车则联合合作网约车平台,推动不少于80家合作伙伴将抽成比例上限设定为“不超过27%”。

10月15日起正式施行的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这一条款被视为解决网约车“一口价”问题的法律利器。

据宁波市发布的白皮书,该市已取得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人员共计143167名,但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网约车月均纯利润已分别降至5541元和4422元。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未来网约车平台亟需开拓新的增长空间,如布局海外市场或深耕细分出行场景,以摆脱单纯依赖国内存量竞争的困境。

城市街道上呼啸而过的网约车,后疫情时代曾被视为就业蓄水池,如今正经历成长的阵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0-27 14:09 , Processed in 0.2105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