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获已达九成 新疆今秋丰收在望
天山南北,广袤粮田里,收割机轰隆隆驶过田野,拉运车车厢里很快堆满金黄的玉米粒,一幅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秋收时节,新疆大地一片繁忙景象。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目前新疆秋粮收获进度已达九成,今年秋粮丰收已成定局。
今年以来,新疆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夏粮总产684万吨,单产增量、增速均居全国前列。
结合当前秋粮生产形势,新疆全年粮食生产丰收在望,这片辽阔土地正为“中国碗”贡献着更多优质“新疆粮”。
01 秋粮丰收成定局
金秋十月,新疆秋粮收获进入尾声。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疆秋粮收获进度已超过90%,各地丰收喜讯接连不断。
从全疆范围看,秋粮收获工作有序推进。
据10月中旬统计,全区已收获秋粮1700余万亩,收获进度过六成。
随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发布消息,兵团秋粮已收获76.32%,其中玉米收获八成,大豆收获七成,水稻收获三成。
眼下,全疆秋粮收获已接近完成,丰收已成定局。
02 玉米单产纪录频频刷新
在今年新疆的秋粮生产中,玉米作为主要作物表现抢眼,不断刷新各项高产纪录。
10月9日,经专家测产,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巩留县等8个县市两百万亩玉米吨粮田刷新全国玉米百亩、千亩、万亩、十万亩、百万亩方最高单产纪录。
次日,哈巴河县库勒拜镇吾什托别村“百亩攻关”“千亩创建”“万亩示范”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田再次传来好消息。
经实收测产,它们分别以平均亩产1551.54公斤、1506.09公斤、1405.78公斤刷新新疆早中熟玉米百亩方、千亩方和万亩方大面积单产纪录。
在具体地区,玛纳斯县是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该县采取“合作社+农户+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今年制种玉米面积达3.5万亩。
得益于无人机飞防、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的运用,该县制种玉米亩产从十几年前的300多公斤提高到如今约600公斤。
03 科技支撑单产提升
新疆秋粮丰收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新疆围绕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近年来不断强化以高标准农田为支撑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新疆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989万亩,80%以上的小麦、玉米种在高标准农田上。
今年,近2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实现“吨粮田”。
新疆光热资源丰富,具有粮食高产的天然优势。
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薛军表示,加之增密种植、精准调控和全程机械化配合,能够有效将光热资源转化为产量优势,因此近年来各类作物高产纪录频频出现。
农机农艺融合也为新疆粮食生产注入动力。
2025年新疆加大良种推广应用力度,发布小麦主导品种16个,玉米主导品种20个。
同时着力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小麦、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99.7%、97.8%。
04 农户喜悦与政策保障
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新疆农户的脸上。
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玉米种植户娄广威高兴地说:“这个高产模式非常好!”
今年玉米价格上涨,每公斤售价1.68元,他的玉米亩产达到1300公斤左右,明年他打算因地制宜继续冲高产。
墨玉县鑫禾家庭农场合作社的金成龙今年在奎牙镇种了3000余亩玉米,整体产量可观,百亩亩产可达800余公斤。
他感慨道:“前期国家补贴每亩地补了140多元。这个补贴真的是解决了我们种植户的前期投资的难题。”
为保障秋粮收购高效有序,新疆各地提前谋划、统筹部署。
墨玉县联动辖区内粮食收储企业搭建便捷收购通道,让农民卖上放心粮、舒心粮。
和田玉谷粮油储备有限责任公司墨玉库作为重要收储点之一,充分发挥设施优势,为农户秋收后的潮粮提供专属晾晒场地。
05 西部粮仓的战略地位
新疆作为我国“西部粮仓”,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2025年,新疆夏粮总产量684.0万吨,在全国稳居第6位。
同时,夏粮单产增量、增速均位居全国首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主动调减95万亩低效种植作物面积的背景下,新疆夏粮仍贡献全国夏粮总产的4.6%,占比与上年基本持平,供给能力稳固。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锚定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战略定位,把粮食增产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努力为‘中国碗’贡献更多优质‘新疆粮’。”
从玛纳斯县的制种玉米田,到墨玉县繁忙的秋粮收购点,新疆大地上,丰收的喜悦随处可见。
粮满仓,农增收,这背后是农业科技的有力支撑,是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
随着秋粮收获接近完成,新疆这片热土再次证明了它作为“西部粮仓”的战略地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着独特力量。
|
|